“很黄,很暴力”背后的猫扑文化[转]
“很黄,很暴力”事件发端于mop网(www.mop.com)并非偶然,这是mop所提倡的“BT文化”结下的又一个“怪胎”。
最近几年来,以互联网为平台引发广泛讨论的社会现象为数不少。从远的说,有著名的“孙志刚事件”,有持续累年刚刚落幕的“黄静事件”;从近的说,有刚刚过去的CCTV5发布会事件,有目前还悬而未决的“年画老虎事件”。而根据我的观察,几年来,通过网络进行事件传播的模式已经渐渐成熟。比如从传播媒体的选择来看,基本呈现如下规律:
人文思想争鸣话题选择凯迪的“猫眼看人”;社会民生话题选择天涯的“天涯杂谈”;娱乐明星话题选择天涯的“娱乐八卦”;情感话题选择天涯的“情感天地”——大家请注意,在上述举例中,我独独漏掉了在网上也很有影响力的猫扑的“大杂烩”。这是因为,作为一个火爆的网络BBS平台,几年来,“大杂烩”的媒体影响表现与上述都有不同;或者用mop自己的话说——“大杂烩”是我见过最“BT”的网络媒体平台。
作为网络媒体平台,猫扑的“大杂烩”BT在于:如果别的网络平台上的热点事件,多少还有一些社会性(比如“年画老虎”);那“大杂烩”其上几乎所有热点事件全部是针对普通人的攻击。几年来,从猫扑原发的事件概述有:03年恶搞小胖事件、06年铜须门事件、06年虐猫事件,直到今天的“很黄,很暴力”事件等等。梳理一下你会发现,几乎所有在mop原发的热点事件,都是针对普通人的群体性攻击!
在这个BT文化背景下,“很黄,很暴力”事件的爆发一点不出意外。这个事情能在mop引爆,关键在于小姑娘说的“很黄,很暴力”和mop的流行语“很好,很强大”句式相同,从而引起猫扑人的关注。这是最根本的。而随后争论,一些外站的人和独立博客,开始把这个话题和CCTV的强势之类挂钩,那都是“注解”了。说白了,对于mop热衷恶搞BT的网友,他们自始至终压根没在意什么CCTV,他们在意的仅仅是“很黄,很暴力”这样的——文本。Mop用户从来追求的不是事件的“意义”,而是玩弄“文本”(图片)的快感,乃至于“玩人”的快感。
Mop的“bt文化”走到今天,非一日之功,基本上这十年来,mop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:有趣——无聊——暴力;相应的其上活跃网友构成,也呈现“有趣的宅男宅女”——“无聊的大众”——“暴力攻击性的群体”三个阶段。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分割点是:1997年——2004年——2006年。
在2004年之前的mop,其上是一些喜欢游戏和动漫、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“宅男”,mop是一个小圈子,或者说是一个“青春期人群的亚文化群体”。对于“青春期亚文化人群”,国内研究不多,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。其实无论有没有互联网存在,都存在“青春期亚文化”现象,其典型表现是一群年轻人因为某一个非主流的聚合,由此对抗成年人的社会。举例:古惑仔就是一种“亚文化人群”。当然说回Mop,当年mop所锁定的“亚文化”是日式“宅男”文化,一种基于卡通动漫的文化。Mop的这种“宅男文化”有两个特点,第一是对“文本”的敏感和解构(即“无厘头”)——这就是mop之所以流行“BT”;第二是对自我的高度认同,趋向自恋——这就是mop之所以流行“YY”。BT和YY,就是当年mop的两根支柱,支持了这群亚文化人群。而这个阶段的mop网,其实是一群聪明、有个性的网友组成,因而比较“有趣”
到2004年,mop进入第2个阶段:无聊。这次转变不是某人所为,而是网站自然发展,人越来越多,不可能再维持一个“亚文化”的“小群体”,必然走向大众。这是所有bbs发展起来之后必然之路,而对于mop来说,完成这次转变由“145(小天女)”引发而已。(如同天涯完成这种转变是通过“竹影青瞳”)。小天女145其实是非常功利的上网用户,和原来mop“自娱自乐”的亚文化人群格格不入,但,大门已经打开,蜂拥而至的新mop用户并没有老mopper那么高的素质,大众喜欢噱头,大众选择了145。这个时候,老mopper经历若干痛苦的论坛事件,最终退到“mop后院”,宣告了mop转型的完成:它从一个“有趣”的论坛,变成“无聊”的论坛。
“无聊”不是错,大众需要“无聊”,“无聊”只是让小众的精英mopper感觉不舒服,感觉鸠占鹊巢而已。但随后,mop在04年被陈一舟全资收购,从一个大众论坛再次转变为商业论坛——这才真正踏上一条具有“攻击性”的不归之路,其典型事件即06年初爆发的“魔兽铜须门”。请大家不要忘记,魔兽铜须门事件之所以能火,站方起了关键作用:站方反复将帖置顶推荐。(作为一个对比,我当时在天涯社区,我却在拼命删除该帖,并通过论坛和媒体向网友呼吁,不要“网络暴力”,不要侵犯普通网友的隐私)。魔兽铜须门异常荒谬,其中仅举一例:那张所谓的事件女主角头像,其实是台湾一个模特的照片,她的博客在“无名小站”。当这样的事件发生后,商业网站mop的编辑不是采取任何有效措施,而是借机扩大事件影响,包括让《新快报》率先深入报道。(顺道说一句,这次“很黄,很暴力”事件,纸媒中也是《新快报》第一个报道)。正是由于mop站方编辑人员的默许,甚至鼓励,才使得后来继续出现“虐猫事件”,乃至于今天的“很黄,很暴力”——而这些事件,全部是针对普通人:以真假难辨的事实,行道德判断之高标,聚匿名不负责之群众,暴普通人之隐私——所有事件,全部是被煽动的弱势网民,去伤害更弱势的个体。
让群众去斗争群众,让弱者去攻击更弱者,让谎言去揭露谎言,让流氓去批判强权——这就是我所观察的当下普遍的网络事件。
从更开阔的一个视野看,将近十年来,我观察到几乎所有做大的BBS平台都走不出一个怪圈:“有趣”——“无聊”——“群体暴力”。比如,07年10月,天涯原发的“史上最牛小三”事件,就具有了mop的神韵;而07年底豆瓣改版引发的争议,就具有了天涯的神韵。基本上,豆瓣在天涯化,天涯在mop化,mop呢?——他们在所谓的“商业化”。现在看来,mop和天涯是没戏了,但我个人非常希望豆瓣能走出这个怪圈。因为这个怪圈走到黑,我不认为它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,更不认为它具有媒体价值。
最后值得一提的是,为什么“很黄,很暴力”事件在百度贴吧没引发那么大的媒体效应——其实百度贴吧里面,关于这个话题的帖子远远比mop还多。这其实就是站方的产品结构造成的,百度贴吧是一个基本上没有编辑的去中心平台,不是媒体;而mop是媒体,它通过编辑手段,让所有网友关注一个版块:大杂烩。所谓媒体性,不在于内容是否是用户产生;而在于是否有编辑刻意、主观引导。
很多网络BBS其实做的是媒体,并且从媒体性上得到商业利益;但发生了事情却推卸责任,推说是网友自发讨论——这种逻辑是很荒谬的。按照这样的逻辑,网站的商业广告收入应该分配给网友。
铜须门的时候,他们欺负一个普通的大学生,我没说话;虐猫的时候,他们欺负一个普通的离异女人,我没说话;现在,他们已经开始欺负一个才13岁的女孩了——他们可真勇敢!